
精益生產
什么是精益生產?
精益生產(Lean Production)是麻省理工學院根據其在“國際汽車項目—IMVP”研究中,基于對日本豐田生產方式的研究和總結,于1990年提出的制造模式。
IMVP研究報告《改變世界的機器(The Machine that changed the world)》一書中認為制造業正在由大批量生產方式向精益生產方式轉變,精益生產方式不僅對制造業甚至還會對人類社會產生巨大影響。這種影響主要表現在:
◆工業制品多樣化消費時代的到來
◆工業時代魅力的喪失,平面結構的網絡企業開始形成
◆人力不是產生質量損失的原因,而是一種最重要的資源
◆僅僅面向市場還遠遠不夠,快速響應市場,快速滿足客戶需求也很重要,發掘、創造和領導需求更為重要
◆僅僅使股東滿意還不夠,使顧客、股東和員工一致滿意才是經營的目標
MIT對精益生產的定義是:致力于在客戶關系、產品設計、供應網絡和工廠管理等各個方面全面消除浪費。其目標是以最少的人員、最低的庫存、最短的時間,高效、經濟地生產出高質量的產品,對顧客需求做出最迅速的響應。
精益生產的基本原則可以概括為:
以“人”為中心——尊重人,充分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把工人組織起來,集體地對產品負責,生產線一旦出現問題,每個工人都有權把生產線停下來,以分析問題,解決問題。
以“簡化”為手段——簡化企業的組織機構,簡化產品的開發過程,簡化零部件的制造過程,簡化產品的結構?傊,簡化一切不必要的工作內容,消滅一切浪費。
以“盡善盡美”為最終目標——不斷改善、追求完善。在豐田的生產中要求以100%的合格率從前工序流到后工序,而絕不允許任何中間環切有不合格的產品流入后道工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