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體系: ISO9000 | ISO9001 | IATF16949 | ISO14000 | ISO14001 | ISO13485 | ISO22000 | SA8000 | OHSAS18000 | QC080000 | AS9100 | ISO27000 | TL9000 | ISO17025
浙江地區: 金華 | 臺州 湖北地區: 武漢 江西地區: 南昌 | 吉安 福建地區: 福州 | 廈門 | 泉州 廣東地區: 深圳 | 佛山
社會責任管理體系審核,就是客觀地獲取審核證據并予以評價,以判斷公司的社會責任管理體系是否符合社會責任標準的一個系統化的、獨立的驗證過程,為利益相關者提供可信任的依據。
按審核方和被審核方的關系劃分,社會責任管理體系審核分為三種,即第一方審核,第二方審核和第三方審核。第一方審核是公司對自身的審核,也稱內部審核。第二方審核是在合同條件下,由公司的顧客或者顧客委托的代表進行的審核。第三方審核是由具備資格的認證機構進行的獨立審核。
第三方審核由經過培訓的審核員按照規定的程序和方法進行,其結果就是對被審核的社會責任管理體系是否符合規定的要求作出結論,并給予書面證明。第三方SA8000認證已經被看作是一家公司是否按照國際公認的SA8000標準建立管理體系,并具有體系運行保證能力的可靠標志。為公司的利益相關者,特別是客戶和消費者,提供客觀公正的評價,以便贏得利益相關方的信任,獲得更大的市場競爭優勢。
1. 社會責任管理體系審核的基本程序
進行社會責任管理體系審核,首先應明確審核目的,審核應建立在委托方所規定的審核目的的基礎上。社會責任管理體系審核的目的一般有以下幾種:
(1)確定被審核方建立的體系是否符合社會責任管理體系標準。
(2)判斷被審核方建立的社會責任管理體系是否有效地實施和維持。
(3)確定管理體系的充分性、適用性和有效性。
(4)識別被審核方社會責任管理體系中需要改進的項目。
(5)實施第三方認證,如SA8000認證。
(6)對商業合作伙伴的社會責任管理體系進行評價,如供應商認證。
在確定審核目的后,審核組長應與被審核方確定審核范圍。第一方審核的范圍可以根據公司的安排靈活掌握。但第二方和第三方審核在確定審核范圍時應考慮以下因素:
(1)被審核方在行政上,即人力、物力和財力運行上是否具有相對的獨立性。一個企業的一部分可否作為被審核方,就要看它在行政上是否相對獨立于企業的其他部分。
(2)與環境審核相似,確定社會責任管理體系審核范圍時,應考慮被審核方在環境上的獨立性。一個非獨立的、與現場其他部分有相互作用的部分,一般不能被認為是完整的審核范圍。
(3)被審核方的現場在地理位置上也應是相對獨立的,地理上難以分開的兩個部分一般不宜單獨建立社會責任管理體系。
社會責任管理體系審核的準則一般包括以下三種:
(1)SA8000社會責任國際標準。
(2)客戶(買家)提供的供應商社會責任守則。
(3)公司社會責任管理手冊,程序文件及其他社會責任管理體系文件。
(4)適用于被審核方的勞動保護及職業安全衛生法律法規和其他要求。
為了保證審核的公正性,保證審核過程、審核發現及審核結論的客觀性,審核組成員應獨立被審核的活動,他們在審核全過程中應當保持客觀,不存偏見,與被審核方沒有利益沖突。公司內部的審核員不應與被審核對象有直接的責任關系。所謂客觀性是指通過客觀的方法獲取客觀的證據,并據此作出客觀的評價,以判斷公司的有關事項是否符合審核準則。
審核組通過收集審核證據,對所有審核證據進行評審,以確定被審核方的社會責任管理體系在哪些方面符合審核準則,哪些方面不符合審核準則。對于符合審核準則的審核證據要進行分析,在審核報告中對其進行必要的描述。而對于不符合審核準則的審核發現更要進行認真分析,確定體系存在的主要問題,提出不符合報告。
社會責任管理體系審核一般包括以下幾個步驟:
(1)確定任務。即確定審核范圍和審核準則,根據審核范圍確定工作量和任務的大小。
(2)準備審核。包括指定審核組長,由審核組長組成審核組。審核組長編制審核計劃并分配審核任務結審核成員,進行文件預審,在文件預審的基礎上制定審核檢查表。審核組長還要將審核計劃通知被審核方,與被審核方確認現場審核日期。
(3)現場審核。審核組應準時到達審核現場,召開首次會議,解釋審核的目的、范圍、準則和方法。現場審核方法 主要是通過查閱文件記錄、面談和現場觀察三種方式。現場審核以末次會議結束。在末次會議上,審核組應報告審核發現,宣布審核結論,并要求被審核方提出糾正行動計劃。
(4)編寫審核報告。審核組長應按照規定的格式編寫審核報告,呈報給委托方。
(5)跟蹤糾正行動。對被審核方的糾正行動的落實情況進行跟蹤審核和驗證。
本章以SA8000認證審核為例,介紹社會責任管理體系審核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