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TL9000簡介
(1) TL9000強調了產品生命周期的概念。標準要求供方必須建立并保持一個覆蓋整個產品生命周期的指南,該指南必須包括產品的開發、操作和維護等各個階段的過程、活動和任務,以及必要時對產品的處置。根據產品類型和復雜程度的不同,生命周期指南的形式可簡可繁。如供方提供的是一個完整的系統,生命周期指南的形式就可以是一個較為復雜的程序。程序中應規定產品設計開發、制造、安裝調試、操作及維護等各個過程中人員的組成、職責、每個階段的輸入和輸出……對于軟件產品,產品生命周期指南還應包括在軟件升級時如何對顧客提供服務等內容。但如果產品僅僅是一個簡單的硬件產品,如電子元器件,那幺產品生命周期就可以大幅度的簡化,甚至是一個生產流程圖。
(2) 同樣的要素,由于TL9000的要求比ISO9000更加具體,因此文件的內容也要詳細的多。
比如:4.4.9設計更改,在ISO9000中只要求所有的設計更改在執行前必須進行標識、記錄、評審,并經過授權人員的批準。而TL9000則要求建立一個更改管理程序,保證在產品生命周期內產生的任何要求和設計更改多都能夠處于一種系統的、及時的管理之下,不能影響產品的質量和可靠性。這個程序應包括:a)災難分析 b)計劃 c)執行 d) e)文件 f)溝通 g)評審和批準。不但對更改的每一個步驟作了具體的規定,還要求事先對該更改可能引起的沖擊進行分析,并和其它的部門和顧客進行溝通,防止造成不必要的損失。另外,對更改的追蹤還包括對元器件和工具的更改。
(3)TL9000非常注意前期的預防工作和對意外事故的處理。一方面它的計劃性特別強,如項目計劃、計劃等,要求都非常詳細;另一方面它制定了諸如風險管理、災難恢復和意外事故處理等計劃,從一開始就盡可能的采取各種措施,降低事故的發生機會,即使在放生意外時也能迅速的采取補救行動。
(4)TL9000增加了顧客和供方之間的溝通程序。供方應時常和顧客保持聯系,了解相互的期望,以提高產品質量和顧客的滿意度。溝通的方法有建立專門的溝通小組、召開質量評審會議、到顧客現場進行參觀、進行項目評審等方法。供方可以采取其中的一種或幾種形式。在程序中要規定顧客的選擇標準,溝通的方式、頻次和參加的人員等等,對通過溝通解決的問題要進行追蹤。
(5)尤其要注意,即使供方提供的是產品不涉及設計,但只要認證的類型包含服務,根據4.9.V.2的要求,體系文件中仍舊要有4.4.2.C.1的內容。三、體系的試運行 建立了體系文件之后,就可以進入試運行階段。TL9000體系的試運行和ISO9000類似,但要求更多,運行起來也更復雜。對已建立ISO9000質量管理體系的企業來說,應該把注意力放在新增條款的要求和指標的收集上。
二、指標的收集
TL9000質量管理體系審核和以往其它的質量管理體系審核最大的區別在于:TL9000不僅要審核其要求的符合性和有效性,還要審核衡量指標收集的可靠性和準確性。TL9000指標手冊為不同的認證類型制定了各種指標。供方應規定各種指標收集、驗證和匯總D的方法,尤其要注意指標的記數規則。例如:在計算NPR(問題報告的數量)時,只有顧客端產生的問題才被計算在內;同一時間、同一地點發生的同一問題只被計算一次;不同時間、同一地點發生的同一問題要被重復計算;而系統中斷或者硬件退貨又不被記入NPR……
三、指標的提報
QuEST FORUM要求在正式認證以前,至少有一次完整的提報。指標申報的過程如下:
根據不同的產品,向ASQ(美國質量協會)申請一個ID;根據TL9000質量管理體系指標的要求和格式,按ID向UTD(德克薩斯大學)申報;
經UTD 核準后,會將確認信和計算結果同時報給ASQ( 如果UTD認為該數據有誤,將不予理睬) ;
大多數企業都會申請成為QuEST FORUM的會員。成為會員后就可以隨時進入論壇的數據庫,查閱各種數據,了解當前行業的平均水平,以識別改進的機會。
(1) TL9000的要求更加具體 由于是專門針對通訊電子產品和服務的行業特點,提出比ISO9001更加具體的要求。除顧客滿意度等是參考了2000版的內容,TL9000總共增加了83項要求,分別針對硬件、軟件和服務。
(2) 建立了產品生命周期 產品生命周期和ISO9000中的質量策劃不一樣,它覆蓋了產品的整個生命過程,從概念的產生開始到產品生命的結束。
(3) TL9000更注重計劃 TL9000的計劃性很強,和ISO9001:1994相比,它增加了11個計劃。
(4) 注意和顧客的溝通 TL9000要求供方經常保持和顧客的溝通,了解相互的期望,共同解決問題。
(5) 增加了衡量指標 這是TL9000和ISO9001:1994最大的區別,也是導入TL9000體系難度最大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