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行ISO14000規范,促進機電工業開展 |
ISO14000環境管理系列規范是國際規范化相繼ISO9000質量管理和質量保證體系規范之后推出的又一套重要的管理規范。它的首批5個規范發布后,立刻遭到各國的普遍注重,在全球構成了一定施行ISO14000規范、停止環境管理體系認證的熱潮。我國政府也非常注重ISO14000規范的施行,在ISO14000首批5個規范發布的當年,即同等轉化為我國國度規范,并經國務院批準,組建了中國環境管理體系認證指導委員會。環境管理體系認證工作積極、穩步、安康地展開,全國已有100多家企業經過認證。 從開展趨向看,人們逐漸認識到,再也不能用那種高耗費、高投入、高污染的方式開展經濟,而必需走可持續開展的道路,注重環境與經濟開展相諧和,經濟開展與生態環境的持續支持才能相順應。人們對增強環境維護和環境管理的認識逐漸加強,“綠色”成為人們追求的目的。ISO14000規范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上產生的。 ISO14000規范對國際貿易最直接的影響是對產品市場準入的影響。目前有些國度的政府部門和企業曾經施行ISO14000提出請求,例如美國能源部請求其一切合約廠家必需在1998年9月底前經過ISO14000認證,否則將取消合約。毫無疑問,獲準認證的企業顯然占有市場優勢。ISO14000對國際貿易的影響是宏大的,經過ISO14000認證將成為進入國際市場的準入證。機電產品是我國出口的主導產品,必需早作準備。 依照ISO14000規范樹立的環境管理體系,有助于企業進步管理程度,減少能源和資源的耗費,降低本錢,進步經濟效益;改善和進步產品的環境性能,完成污染預防,減少環境風險;改善企業形象,消弭貿易壁壘,擴展出口,進步企業的市場競爭才能。 一個先進的機電產品,不但應當妥善處置它在制造過程中對環境的影響,也應當妥善思索它在運轉過程中以至報廢處置時的環境性能,當前機電產品還遠遠達不到這個請求。首先,機電產品在制造過程中,資源能源耗費還比擬好,而且會產生各種方式的污染,其次,機電產品在投入運轉后,仍然是耗費能源的大戶,并很容易成為產生污染的重要源頭。因而,在機電行業中推行ISO14000規范,既是國民經濟開展的必然需求,也是促進機電工業持續開展的一項根底工作,勢在必行。 機械工業主管部門非常注重行業環境管理工作。1997年原機械工業部就批準成立了機械工業環境管理體系認證中心。1999年3月29日國度機械工業局發出《關于認真貫徹環境管理系列規范和展開環境管理體系認證試點工作的通知》。分離這個《通知》,筆者對在機電工業推行ISO14000規范的詳細作法提出以下倡議: 努力做好規范的宣貫和培訓。 實在增強組織和效勞工作。
|